想必大家都會問,為什么叫太乙仙山?在古典小說《封神演義》中,太乙真人修行于古綿州郡(今江油市)乾元山金光洞,是元始天尊的弟子,也是昆侖十二金仙的仙人之一。其徒弟哪吒,以蓮花重塑肉身,傳授給哪吒"三頭六臂",乾坤圈、風火輪、火尖槍等法寶,大鬧東海龍王,哪吒鬧海的故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太乙真人仁慈和藹,善良可敬,總在關鍵時刻施以援手,保四方太平。因他曾在此修煉,此山得以熏染。后人為了紀念他,在此修建了太乙閣?!疤蚁缮健庇纱硕鴣?。
園區隨處可見綿陽歷史名人雕塑、紀念亭以及名人廣場,如李意期廣場:仙人李意期漢代云游天下曾在此地修煉,后人修游仙觀以作紀念,游仙由此得名。趙蕤廣場:古綿州郡人,唐代杰出道家和縱橫家,有中華縱橫術..人之稱,詩人李白對他極為推崇,曾經跟隨他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,時稱“趙蕤術數,李白文章”。文同廣場:古綿州郡人 ,號笑笑居士,人稱石室先生,以善畫竹著稱。主張胸有成竹而后動筆。有“墨竹大師”之稱。“胸有成竹”這個成語就是起源于他畫竹的思想。三蘇亭:北宋初期,四川有“北三蘇”和“南三蘇”聞名全國?!氨比K”:蘇易簡及其孫蘇舜元、蘇舜欽,故里在今游仙區玉河鎮。漢伯亭:古綿州郡人,年輕時跟隨老師學經,著有“易說”及“詩解”。伯遠亭:古綿州郡人,蜀漢后期名臣。著《毛詩》、《三禮》。既達于理政,又通曉軍略,可謂才兼文武。
漫步園中,仿佛置身故事中,讓您在游覽中重溫古今游仙。
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太乙仙山都有哪些傳奇人物。
太乙救苦天尊,簡稱太乙天尊 ;相傳虎為山君,有虎才能鎮山傳說,太乙真人曾用手中的麈尾把兒,在沙丘上畫了一只虎,用以鎮服沙山,以為民造福。
涪翁,出生在漢代,我國針灸鼻祖,綿陽涪江之畔就是中醫經脈學的沃土,涪翁在涪江畔“乞食人間,見有疾者,時下針石,輒應時而效,著有《針經》、《診脈法》傳于世?!彼俏覈葬樉闹尾〉陌l明人,對中醫經脈學的應用和發展,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我們的理念就是像涪翁老人的精神學習;植樹育人“以根為本,造福大眾;將植物園打造成使人身心愉悅的天 然養生吧”。
岐伯——綿陽鹽亭縣金雞鎮是醫岐伯的故里。中醫史稱岐黃之術,《黃帝內經》概述了中醫的基本理論,是中醫重要的理論典籍,而《黃帝內經》正是黃帝與岐伯通過問答的討論形式所形成的。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國粹,是華人對世界的的偉大貢獻,中醫文化博大精深,而岐伯是中醫的始祖,被后世尊為醫圣。
趙蕤 (rui) (659——742),字太賓,綿陽鹽亭人,唐代思想家,隱士,李白之師。著有《長短經》十卷。趙蕤自幼好帝王之學,讀百家書,博于韜略,長于經世,并且“任俠有氣,善為縱橫學” ,因此聞名于當世。唐玄宗多次征召,他都辭而不就,過著隱居的生活。所著縱橫家式的《長短經》 ,博考六經異同,分析天下形勢,講求興亡治亂之道,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。李白對他極為推崇,曾跟隨他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,時稱“趙蕤術數,李白文章” 。
識大體,棄細務,這是君道,也是每一個管理者都把握的基本原則。要記住:為官。以不能為能。
以上就是太乙仙山植物園擁有的傳奇人物介紹,如果大家感興趣敬請聯系我們!